超前小導管,是隧道工程開掘施工過程中的一種工藝方法,主要用於穩定時間短的柔弱破碎帶、淺埋段、洞邊偏壓段、砂層段、砂卵石段、斷層破碎帶等地段的預支護。
超前小導管來自新奧法地底洞室施工,超前小導管實際是超前錨杆的發展,超前小導管厚度5mm的鋼管,孔徑一般為42mm,也有50mm的,長短不一,短至2m長至幾十米,超前小導管施工完畢後一般會灌漿土體岩層,所以也有小導管注漿一詞。
超前小導管的處理範疇一般也就6米長,超前小導管厚度為5mm的鋼管,孔徑一般為42mm,是由超前小導管將掌子麵前方比較破損的軟岩開展土體的一種方法,使軟岩形成一個整體後在進行下一步工序。
特性:
①小導管注漿施工技術簡易,易於操作,施工安全,塗層加固效果好,漿體損害少,成本低,是隧道施工中*常見的加固土層的方法之一;
②小導管注漿僅作為地下建築防塌陷和沉陷的輔助手段;
③超前小導管超前灌漿設計應依據地理條件、隧道斷麵大小及支護結構方式選用不同的設計參數。
應用領域:超前小導管適用處在無粘結,自隱能力差的砂層及砂礫石層;超前小導管施工隻對開挖土層不宜長期曝露,應堅持先支撐後開挖的原則;同時小導管注漿還可以用於各種臨時性的地層加固加固。
超前小導管商品組裝:
可采取引孔或直接頂入方法。
1用電鑽打孔,孔直徑大於超前小導管直徑10-20mm,孔深視軟管長短來定。
2插進軟管如插進有困難,可用含有頂進功能的風鑽將套管頂入。
3用吹風管吹出孔內的髒物。
4超前小導管尾纏棉紗,促使超前小導管與打孔密貼,並用棉紗將空口堵緊。
5超前小導管安裝後務必促使其周圍一定範圍內用噴湧砼封閉。噴湧厚度控製在5-8cm。
超前小導管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
1.超前小導管自進入工地現場後起,在裝卸、遷移、組裝過程中,要避免使超前小導管的管身扭曲、揉搓變型。超前小導管要寄放在遮雨機器的場地,避免管身鏽蝕。登場安裝超前小導管,主要要對管身終止檢查,扭曲變形超前小導管不可以進到安裝順序。
2.灌注樁放進樁孔時應避免扭曲,管與管平行蜿蜒,超前小導管隨灌注樁按段組裝,每鋪設一節均需向超前小導管內充注冷水,超前小導管安裝完畢後應加蓋或加塞封閉,防止澆築混凝土時掉入異物,堵塞孔道。
3.超前小導管與灌注樁的固定方法,優先選用鋼管卡子,抵接卡緊超前小導管後,卡子與鋼筋焊接,支撐點超前小導管與灌注樁固定捆紮方式:先將16號鐵絲在灌注樁上纏繞幾圈,並且以編辮子的辦法編至70*82mm長,再把鐵絲叉開綁住超前小導管,隨後扭緊鐵絲,(一切支撐點的鐵絲綁法都按此方法)。鉗壓式(油壓式)超前小導管,在使用超前小導管時,首要組裝密封環;待左右管推插到位後,把公共液壓工具料管的環形凹部指向承插口(或接頭)頂端內裝有矽膠圈的環形凸部,將連接位置管件一同卡緊及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