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超前小導管的直徑和長度應按照設計要點來選擇和生產,豎向鋼筋搭接長度不得小於1.0m。與鋼架結構連接頭支撐點時,應越過鋼架結構腹腔,頂端與鋼架結構電焊焊接。超前小導管沿隧洞豎向基坑開挖中心線以10°~30°外插角往外鑽,小導管打進地質構造。或在基坑開挖表麵打孔,將小導管打進地質構造,小導管的圓心間隔設為250mm。
(2)打孔組裝小導管後,無縫鋼管與孔邊之間的縫隙用麻和錨固劑密封性,支管處組裝頭和管口閥,能夠承受要求的主要灌漿壓力和壓力。
(3)注漿前,在開挖麵和隧道內5m範圍之內噴湧50~100mm粗厚混泥土,並且用模版封閉式混泥土,避免注漿工作時管口跑冒。
(4)注漿工作壓力為0.2~0.5Mpa,注漿次序為由下而上,先薄後厚,注漿量先大後小。
(5)完畢規範:操縱較後工作壓力,查驗注漿量。當灌漿壓力為0.7MPa~1.0MPa時,15min後就可以停止。
(6)注漿至基坑開挖的時間間隔應依據注漿種類明確。應用雙液水泥砂漿時,注漿後基坑開挖期為8鍾頭,應用混凝土-矽酸鈉漿時,基坑開挖時間約為4h。基坑開挖時要預埋1.5~2.0m的擋漿牆,以避免管口在下一次注漿時跑漿。
(7)小管注漿應該有預留紀錄,務必包含以下幾點:裏程數範疇、小管數量及長度、較大一次注漿量、較少一次注漿量、總注漿量與注漿操縱工作壓力。(注漿量以塑料編織袋數或KG數為標準)。與此同時,小導管和注漿小導管的安裝及注漿必須要有圖像信息。
當小導管提早施工過程中,因其工程施工部位坐落於分散的土壤層或軟岩中,施工過程中可能塌陷,因而工程施工的時候要注意工地施工安全。